5G都要来了,声音经济的春天还会远吗?
邓斌 蚂蚁虫 2019-01-17

刚刚过去的2018年,算得上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重要年份:美团、小米、拼多多、趣头条上市,快手融资估值250亿美元。

这些互联网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渠道下沉。拼多多、快手和趣头条就不用说了,眼下,美团和小米也正在向县级市场下沉,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新零售到短视频、从知识付费到内容创业,眼下几乎所有的创新赛道都在不约而同地高举“下沉”的大旗,一起到五环外,到中老年市场去抢流量,抢用户。

渠道下沉,其实荔枝一直在做

所谓“渠道下沉”,是指原来的用户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忽略了其它区域或长尾市场;新入场的创业者或转型期的企业,意识到这些地方的潜力,于是避开与主流对手的正面竞争,然后在这些区域或市场发力。

但对互联网音频行业三大高峰之一的荔枝(原荔枝FM)来说, “下沉”这个概念几乎是不存在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年以来,荔枝并没有把流量、市场营销等资源,向一二线城市所谓重点市场倾斜。因为它一贯坚持UGC模式,专注围绕素人主播和用户提供服务,没有地域和文化的限制,考核维度只是内容的品类和质量。

UGC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内容的多样性。就像荔枝创始人&CEO赖奕龙说的那样,平台总是能生长出一些超乎意料的内容和类型。

而业内的普遍共识是,UGC模式最大的难处是监管,这也是近年来,其它音频平台转向PGC或PUGC的主要原因。

以“挖掘普通人声音才华”为初衷的荔枝,权衡之后,没有因噎废食,而是在去年专门成立内容安全中心,加强内容审核,同时通过一系列扶助手段,帮助平台上的主播生产更专业合规的内容。

事实证明,两手抓的策略是正确的:截至目前,荔枝上的声音作者(主播)有500万人,平台上已有上亿期的声音节目,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5亿注册用户,月活达到4000万,生命力极为旺盛。

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介绍说:“创立至今,荔枝的用户构成也有明显的变化。最早,主力用户可能来自沿海发达地区,北上广深,但现在,平台上最典型的用户是小镇青年,二三四线城市的用户。”

整体分布上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具有比较全面的代表性。这种天然的“下沉”优势,是很多行业羡慕但学不来的。比如,在电商行业,阿里和京东都曾面临县级以下市场覆盖不足的情况,其瓶颈,是物流基础尚未建设完成。

但在音频行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尤其是2014年来4G网络的铺开,基础条件的限制已不复存在。“下沉”与否,仅仅取决于企业的策略考量,而荔枝已经提前完成了这种眼下流行的“转型”。

荔枝年度盛典也可以视为构建生态的一部分

声音经济崛起,但生态仍不成熟

对互联网音频企业来说,广阔的三四五线城市,本就大有可为。那些地方,在十数年前,仍是调频电台和收音机的世界,潜藏着可供承继的能量。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荔枝在2013年创立后,迅速成长的原因之一。

抛开情怀,从产业角度看,伴随技术进步,声音本身的商业价值也正被慢慢挖掘。和荔枝一样,国内另两家头部音频企业,也是例证。

此外,得益于国内二次元文化的兴起,声音好听、有特色的达人越来越受到年轻用户的关注,甚至被视为新生代偶像。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恋与制作人》等作品的配音老师大受追捧,近年还诞生芒果台《声临其境》这样的综艺节目。

但总体而言,在国内的互联网创业领域内,声音产业仍没有形成成熟的生态体系,没到爆发的一步。因此,从商业模式上说,平台想要长期生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造血能力。此前全面倒向知识付费的喜马拉雅是这样,发力有声书业务的蜻蜓也是如此。

在三大语音APP中,荔枝的做法比较特殊。它没有跟风知识付费,也没有固守语音业务,而是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比如成立播客学院,为创作者提供发音技巧、节目文案、后期制作、直播培训等教学服务;举办各种大型主题声音比赛,为创作者提供成长和出名的舞台;推出分成计划,让数十万主播在荔枝获得相应分成;鼓励主播向艺人方向发展,为此还悄悄成立帮助主播成长的唱片公司和育人公司。

不难看出,荔枝不光在孕育活跃主播的数量,也在积极为平台上涌现的优质主播,寻找商业变现之路:一是通过流量变现来帮助主播获得收入;二是鼓励主播向艺人方向发展,尝试影响力变现。

2019年1月11日,荔枝在珠江边的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2018荔枝年度盛典颁奖晚会”,即是全盘计划的重要一部分。

在经历一个多月的“寻找声音之王”线上比赛,通过直播赛区和声音赛区两大单元,吸引超过10万名主播参赛后,荔枝在1月11日当晚,举行大型线下颁奖晚会,让一众优秀主播登台,获得准明星级别的曝光量。

其中,以米诺为代表的优秀主播还在舞台上与胡一天、蔡健雅、边江等大腕现场互动,并担任2019荔枝领袖之声,成为荔枝品牌主推的王牌主播。

这些主播,是真正站在声音经济金字塔尖上的人。TA们和荔枝家族(也称荔枝公会)、荔枝的亿万听众(荔枝把这些人叫做“小耳朵”),初步构成了一种热带雨林般的声音生态。

在年度盛典之外,还有后劲。前不久,荔枝刚刚推出了艺人造星计划,通过专业的经纪团队,为包括优秀主播在内的艺人,提供专业形象包装、专属粉丝运营及专业拍摄制作,制订长期、全面的发展计划。

在荔枝,艺人可以获得线上线下、站内站外资源综合推广,与国内外顶尖团队合作,录制单曲及专辑、MV、视频、平面作品拍摄等,同时有机会踏上大型演唱会、热门综艺节目、影视剧、广告代言的“晋级之路”。

现如今,人们把荔枝描述为“声音互动平台”。但仔细看,它既是内容平台,又是MCN,甚至还可能是经纪公司和娱乐公司。它从平台起步,进入到声音产业的上下游进行整合,正在尝试打造一个声音的生态体系。

在相关产业链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荔枝的这种做法,既是出于现实的无奈,但同时更是前瞻性的布局,因为推动生态体系需要非常大的付出,而一旦构建成功,将是牢固的护城河。

5G创造了更多场景,但声音经济崛起取决于内容和商业模式

且行且珍惜,5G时代的新机遇

2018荔枝年度盛典举办期间,荔枝CEO赖奕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问了对方一个问题:你是否认为,未来的音频市场会像现在的短视频一样,变成普遍的大众市场?

一番互动后,赖奕龙稍作思考,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视频很流行,是因为人都需要娱乐,而音频存在是因为人都会孤独。

从根本上讲,音频和声音与人的情感需求吻合,只是适用的场景在变化。最近被认为有可能更大程度改变“场景”的,是5G通讯技术。有人认为,随着5G的到来,视频将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形式。

但少有人意识到,5G也可能让我们碎片化的时间,更加碎片化,挖掘出更多音频的使用场景。其优势,仍然是所谓“陪伴性”:通勤、驾驶、玩乐、睡前场景中,声音解放双手和眼睛的优势仍然不可取代。

5G网络的高传输速率和较低的费用,无疑会提升声音内容产品的用户体验(音质更好、播放更流畅),但其真正价值,可能在于促进物联网的普及,扩大音频内容的传播途径。

届时,不只是智能手机,家里的智能音箱、智能冰箱、智能电视,甚至是工位上的智能台灯,都可能成为音频内容的播放载体。通过语音唤醒智能设备,随时随地收听喜欢的声音内容或者主播节目,将不再是空想。

同时,网络的外部性也将让长尾效果更加明显,即便是小众内容也可以在平台上找到为数不菲的知音用户,创作者和听众都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比如荔枝上那些致力于推广粤语、客家话的小众品类,便有望更进一步。

相信在5G时代,声音经济远不止知识付费和主播电台的形式,而是无远弗届,渗入媒体、娱乐、文化甚至是社交。就像赖奕龙说的那样,技术会催生更多的声音呈现形式,平台上会自动生长出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优秀内容。

5G的普及,将在技术上推动声音经济走向春天,但真正的驱动力还在于内容和商业模式。这就是荔枝们需要加油的地方了。

【作者介绍:蚂蚁虫,科技评论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蚂蚁虫miniant-cn)】

分享到

点赞(0)

说点什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