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 3 大雷区元素:愚弄、张国荣、抖机灵(内附创意秘籍
来源 | 用户行为洞察研究院(微信ID:SDResearch)
作者 | 研如玉

比起太多节日营销热点,“愚人节”是个让很多媒体老师、营销老手、市场运营、产品经理等相关责任人黔驴技穷的日子,大部分的结局是——观众们的冷笑与策划者的自嗨。

搞一个刷屏的 H5,但发现转发的文字全是恶评;做一场营销活动,却发现根本突出不了“愚人节”的特点;写一张炫酷的海报文案,却发现好像“愚人节”是为卖烤鱼和做娱乐新闻量身定做的……

总是有人想把愚人节搞出点名堂,但却很少有人能扎进用户的内心。

作为一直关注用户内心世界的用户行为洞察研究院,实在是有必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盘点一份关于避开用户“雷点”的愚人节防雷指南。

此指南简明扼要,3 分钟即可扫读完毕,大家可以先看下文再看今天各大商家陆续甩出的愚人节活动,方可判断——到底何种方式才是避开用户雷区、真正体贴用户感觉的良心操作。

忌:愚弄

总是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个人或商家觉得“愚人节”就是要“愚人”才算成功,问题是,他们可能还会选择一些比较“愚弄”的方式。

有些人,他们会故意在你的电脑旁泼水、把你写好的文档删掉、把你的糗事发到工作群,甚至有的人会忽然在众目睽睽下向你表达爱意,而当你气到爆炸或是欣喜若狂的时候,对方回复的一句“愚人节快乐”会将你瞬间击碎,你随后的任何有情绪的回应都会被当做“开不起玩笑”。

同理,有些商家也一样。

搞一些大金额的优惠券,比如“满 100 减 99”,等你欣喜若狂结账的时候,页面弹出来一段文字:“登录 XX 电商平台,每满 100 天就减去你 99 天的烦恼,亲爱的,愚人节快乐!”此时,用户除了迅速卸载 App 或在网络上写恶评以外,他可能不想干其他任何事情。

用户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并不希望被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伎俩愚弄,给了用户期待,却用一些类似“耍无赖”的方式公布真相,丝毫起不到愚人节的欢乐气氛,往往适得其反。

忌:强行关联张国荣

4 月 1 日对所有张国荣的歌迷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种大背景下,如若没有把握,就请尽量不要去触动这批群体敏感的神经。

对已逝明星的捆绑,需要一个完整且合适的计划,这份计划需要考虑到该品牌用户的构成、品牌与该明星的关联、大众对此类话题事件的接受程度、明星粉丝们的态度和接受能力、社会的舆论价值导向等,缺一不可。

否则,只是因为愚人节的日期匹配就盲目的无脑跟风,就会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消费,而且注定要背上骂名。

忌:耍小聪明式的抖机灵

一直认为“耍小聪明”不是一个正面的词汇,它始终包含着狡猾与小人得志的味道,而“抖机灵”似乎更形象生动些,包含着“脑子反应快”的暗赞。但让用户最无语的就是“狡猾+脑子转得快”的组合模式,感受不到丝毫的真诚。

比如,某烤鱼店在愚人节当天推出“愚人节,我送鱼”的活动,客人只需付锅底费即可。但由于活动极其火爆,老板开始为成本担心,所以临时组织等位置的客人参与抽签活动,抽出来美人鱼图案的客人,方可享受上述的“送鱼”活动。

老板认为自己通过聪明的头脑为店铺想到一个及时止损成本亏空的方式,并且灵活自如;但站在用户的角度,烤鱼店老板通过缺少具体信息的活动海报做文章,自行在活动中加入了自己创造的新规则,是一种很无知的抖机灵行为。这对品牌和产品来说,都会产生非常负面的打击。

那么,就没有关于愚人节的正面案例吗?

答案是当然有,下面就为大家送上一些正面案例,供大家参考。

(Ps:案例中的品牌与本公众号并无任何广告协议,仅作为学习参考资料,感谢理解。)

江小白.jpg

roseonly.jpg

…………


分享到

点赞(0)

说点什么

全部评论